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武汉 430074;
3. 廊坊市气象局, 廊坊 131001;
4. 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 哈尔滨 150030;
5. 黑龙江省气象台, 哈尔滨 150030;
6.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3. Langf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Langfang 131001;
4. Heilongjiang Meteorological Data Center, Harbin 150030;
5. Heilongjia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Harbin 150030;
6.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MA, Beijing 100081
随着城市化发展,受全球变化影响及能源制约,2013年以来几次的雾霾围城,我国东北地区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康恒元等, 2017; 蔺雪芹等, 2016),城市空气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臭氧是大气中的重要物质,平流层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流层尤其是近地高浓度臭氧会影响人体健康及植物生长,同时可加速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形成,进而影响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引发二次污染物臭氧(O3)的产生,严重的会引发光化学烟雾生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臭氧浓度急剧上升,很多城市的臭氧浓度存在超标问题.
徐家骝等(1994)、朱毓秀等(1994)指出,受排放源强度、位置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臭氧污染呈明显的区域化特点.朱彬(2012)分析了东亚各地区臭氧多年季节变化特征,东亚太平洋地区臭氧变化与季风关系及影响近地层臭氧的主要因子.周贺玲等(2017)、宋从波等(2016)对廊坊大气中NO、NO2和O3特征进行了研究.佟霁坤等(2016)分析保定夏季臭氧及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齐冰等(2017)分析杭州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刘建等(2017)分析前体物及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程念亮等(2016a;2016b)分析北京NO2时空分布,臭氧超标日浓度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赵旭辉等(2018)分析合肥O3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沈劲等(2017)研究广东省臭氧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黄俊等(2018)分析了广州近地面臭氧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吴锴等(2017)分析了成都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刘芷君等(2016)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污染特征.李霄阳等(2017)分析了中国城市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刘新春等(2014)分析了新疆库尔勒市臭氧变化及影响因素.刘峰等(2008)论述了我国地面臭氧的来源、特性、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地面臭氧污染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可能的经济损失,包括人体健康危害、建筑材料腐蚀老化、农作物减产及树木生长抑制等方面.王卫国等(2005)研究了中国与邻近地区人为污染排放引起对流层臭氧变化和产生的辐射强迫.韦惠红等(2006)分析我国臭氧总量时空分布.尹珩等(2017)分析武汉城区臭氧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赵川鸿等(2017)分析了西南地区臭氧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陈莉等(2017)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的臭氧分布.目前,对全国及污染较为严重的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四川盆地等地区O3浓度时空特征都有研究(段玉森等, 2011; 李礼等, 2017),而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东北地区,其臭氧分布特征及与气象因子关系还没有得到系统研究.
本文选取2014—2017年哈尔滨城区国控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数据及气象要素数据,对哈尔滨近地面O3时空分布及与气象要素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哈尔滨市近地面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对东北地区近地面O3的时空特征有更多了解.
2 数据与方法(Data and methods)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户籍人口居第3位的特大城市,地处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3级阶地上:第1级阶地海拔在132~140 m,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2级阶地海拔145~175 m,由第1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第3级阶地海拔180~200 m,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2.1 站点分布2013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全国布设了1497个国控监测站点,哈尔滨市有12个(图 1).其中3号监测站为阿城会宁(1003A),属于阿城区;11号为呼兰师专(1011A),属于呼兰区;其余10个在哈尔滨主城区,1为岭北(1001A);9为道里建国街(1009A),属于道里区;2为松北商大(1002A),属于松北区;4为南岗学府路(1004A)(2016年停止观测);12为省农科院(1012A),属于南岗区;5为太平宏伟公园(1005A),属于太平区;6为道外承德广场(1006A),属于道外区;7为香坊红旗大街(1007A),属于香坊区;8为动力和平桥(1008A),属于动力区;10为平房东轻厂(1010A),属于平房区.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全国367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2014—2017年逐日空气污染指数(AQI)、污染物浓度(PM2.5、PM10、SO2、NO2、CO、O3)监测值,哈尔滨市12个监测站2014—2017年的逐时空气污染指数(AQI)、污染物(PM2.5、PM10、SO2、NO2、NO、NOx、CO、O3)浓度数据;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网哈尔滨和海伦地面站1981—2010年整编数据,2016—2017年逐日逐时地面气象要素监测数据(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日照);2014—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站观测得到的海伦每小时紫外辐射数据.
在进行逐时污染物浓度分析时使用完整性更好的2016—2017年数据,与紫外辐射相关分析时使用2014—2015年数据(紫外辐射逐小时观测数据只到2015年).
对数据进行控制,去除不合理值,O3浓度单位μg·m-3.
气候期选取1981—2010年.多年统计日期计数采用儒略日(Julian day)(Hatcher, 1984),即不区分月份,把一年365/366 d按1, 2, 3, …, 365/366的顺序连续记数.
近地面O3浓度与地表温度关系明显,文中季节依照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QX/T152—2012)(中国气象局, 2012).4月23日—6月22日为哈尔滨的春季(61 d),6月23日—8月14日为夏季(53 d),8月15日—10月3日为秋季(50 d),10月4日—次年4月22日为冬季(201 d)(刘玉莲, 2015).分析时以5月代表哈尔滨的春季,7月代表夏季,9月代表秋季,1月代表冬季.
3 分析与讨论(Analysis and discussion)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的全国367个省会及地级城市2014—2017年平均的AQI为77.4,O3浓度58.1 μg·m-3.哈尔滨年平均的AQI值高于全国平均12.4,O3浓度值低于全国平均12.3 μg·m-3.2014—2017年,全国平均的AQI值逐年下降,而O3浓度值逐年增加,相对2014年,2017年全国AQI下降12.4(哈尔滨下降13.5),O3浓度值增加9.0 μg·m-3(哈尔滨增加17.2 μg·m-3).哈尔滨地区近地面O3浓度的增加量高于全国平均增加量近1倍,哈尔滨O3浓度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3.1 哈尔滨O3时间分布图 2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哈尔滨2014—2017年O3日平均浓度序列(图 2a)及月日序列(图 2b),其中面积部分为O3浓度年均值,橙色实线为月值,蓝色点线为日值.可见,O3浓度存在明显的年周期,一年中的头尾冷月较低,年中热月较高,热月期间浓度波动也大.哈尔滨O3浓度年平均值2015年微减,其后逐年增加,主要表现在O3浓度最大值增加及O3高浓度日数增多.
哈尔滨O3浓度月分布曲线(图 2b)为单峰,6月最大,1月最小.1—6月逐月增加,7月弱减,8月、9月锐减,10月略有增加,11月、12月继续减小.随着年O3浓度的增加,月平均的O3浓度也有变化,结合图 2a,2014—2017年,O3浓度最大月由2014年的7月,到2015年的6月,再到2016年、2017年的5月;O3浓度最小月也由2014—2015年的12月,到2016、2017年的1月.2017年12月的O3浓度较2013年12月增加了近1倍,2017年5月的O3浓度较2013年5月增加1倍多.
哈尔滨O3日内分布(图 3)呈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下午14:00,最低值在清晨7:00.不同季节略有差异,最高值冬季(1月代表)和春季(5月代表)与全年平均一致,出现在下午14:00,而夏季(7月代表)和秋季(9月代表)出现在下午15:00;最低值差异较大,冬季在08:00,春、秋季在06:00时,夏季在05:00.
从图 3的O3浓度日分布还可以看到,日间11:00—20:00时,7月高于5月,而其它时间21:00—10:00时,7月低于5月,可见,2016、2017年5月O3浓度较7月高,主要是高在夜晚和上午,差异最大在01:00时,5月高于7月17.0 μg·m-3.
近地面O3浓度高值出现在春季,通常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对流层折叠”引发平流层交换导致春季对流层O3浓度较高(Monks, 2000; Ordonez, 2007),另一是冬季O3前体物累积,春季太阳辐射增强光化学反应活跃导致(Fernández-Fernández, 2011).但目前并没有明晰证据表明春季出现O3高浓度的原因(齐冰, 2017).夜间城市大气近地面O3浓度的低值一般认为近地层NO消耗O3使其浓度降低.哈尔滨5月夜间NO浓度低于7月(近一半),这可以解释O3浓度7月夜间低于5月.而7月日间O3浓度更高,是由于太阳辐射更强光化学反应活跃.冬春季和夏秋季峰谷值出现时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哈尔滨地处北纬45°,冬夏季日出时间相差较大(1月07:15日出,7月03:47日出),夏季太阳有效辐射时间提前,O3浓度累积回升时间提前.
3.2 哈尔滨O3空间分布图 4为哈尔滨O3浓度年平均空间分布.浓度最高的是东南的阿城会宁,年均64.0 μg·m-3,其次是平房东轻厂(58.7 μg·m-3);呼兰区及动力、香坊O3浓度较低,最低为道外承德广场(39.4 μg·m-3).
图 5为哈尔滨O3浓度各月距平空间分布,整体是城市外围浓度高于城内.空间差异3月最大,阿城会宁较月均值高20.8 μg·m-3,承德广场较均值低21.55 μg·m-3,空间相差42.34 μg·m-3;空间差异最小在7月,空间相差13.0 μg·m-3.3月、4月,空间差异都在35 μg·m-3以上,可见,3月、4月O3浓度局地污染贡献较大,7月、8月主要受背景控制.
阿城区、道里区、平房区、松北区是O3浓度高值区,道里区是哈尔滨的主要商业区,几乎全天交通拥堵,O3前体物VOCs容易累积;阿城区是原阿城市并入划为区,金上京遗址所在地,属风景旅游区,植物覆盖率高,O3前体物植物释放较多;平房区和松北区属城郊,也是植物覆盖较多.
3.3 哈尔滨O3周末效应图 6为哈尔滨市近地面O3浓度的周变化(a)、工作日及周末小时变化差异(b)、市内11个环境监测站的O3浓度站-周合成图(c)及各月工作日与周末O3浓度的小时差异(d).哈尔滨近地面O3浓度周内日平均变化,工作日平均高于周末平均,周三最高(图 6a),周六最低,相差4.6 μg·m-3.10个监测站工作日O3浓度平均高于周末,仅平房东轻厂表现为周末浓度略高于工作日(图 6c).东轻厂监测点与其它监测点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平房东轻厂监测点周围是城郊工厂区.
平均的工作日与周末O3小时浓度差别(图 6b)在日间和夜晚正好相反,日间周末的近地面O3浓度较高,而夜间工作日的O3浓度较高.各月工作日与周末的O3浓度差异(图 6d),5月是24个时次工作日都高于周末,9月24个时次工作日都低于周末;3月、8—10月,工作日的小时平均浓度低于周末,其它月份工作日小时平均浓度高于周末.
目前对周末效应的解释,主要归于人类活动和交通排放(Fujita,2000).工作日人类活动频繁导致大气颗粒物浓度较高而使得大气光透过率降低,因而工作日大气光化学反应弱于周末(殷永泉,2006);工作日早上班高峰时车流量大,NO浓度迅速增加,抑制日出后O3生成(唐文苑,2009;王占山,2015).周末的夜间车流量大于工作日,NO浓度高于工作日,相对高的NO浓度消耗日间产生的O3而进行夜间的化学反应(Jenkin,2000).对于周末效应的月际差异,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归因,对于哈尔滨,5月植被开始繁茂,9月收获,植被始枯,但这能不能解释周末效应的月际差异,其中的机制,还需要更多证据.
3.4 哈尔滨O3与气象要素及其它污染物浓度相关哈尔滨各污染物浓度的月分布如图 7所示.污染物浓度以PM10和PM2.5最高,其次NO2和O3.除O3外,其它污染物浓度都表现出冷季高于暖季的特征.
图 8为哈尔滨O3浓度与其它污染物浓度及气象要素相关性(通过0.05显著性检验),以1、5、7、9月代表哈尔滨的冬、春、夏、秋季,图 8d为日序列相关;同时分时次比较小时序列相关,选日内O3最高浓度时次14:00时(图 8c)、最低浓度时次07:00时(图 8b)和过渡时次02:00时(图 8a),分析不同时次的相关特征,其中图 8a、图 8b与图 8c的横坐标相同.
从日序列看(图 8d),在各季节,O3浓度与平均气温(正相关)和相对湿度(负相关)都保持高相关,与气温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在夏、春季更高;春、夏季与日内有无降水负相关,春季与日照时数正相关.冬季的O3浓度与其它污染物都表现负相关,与SO2相关性最好;春季与PM2.5、PM10、SO2、CO正相关,而与NO2负相关;夏季与PM2.5、PM10、CO正相关;秋季与其它污染物相关性均不显著.
小时O3浓度(图 8a、8b、8c)与气温(正相关)、相对湿度(负相关)、NO2(负相关)、CO(负相关)在各季各时次的相关性一致.与气温相关性春季的14:00时最高,与相对湿度相关在春季的14:00时和冬季的02:00时最好,与NO2相关在02:00时和07:00时都较高.春、夏季14:00时O3浓度与过去24 h有无降水表现为负相关(即当过去24 h有降水发生时O3浓度低),而在冬季的02:00时和07:00时表现出正相关;14:00时的O3浓度与春、夏、秋季的PM2.5和夏、秋季的PM10都是正相关,而02:00时和07:00时的相关性表现为负相关.
相对湿度较高时,水汽充分,有云的可能性大,到达地面紫外辐射较少,光化学反应减弱;有降水发生时,对O3湿清除,近地面O3浓度会降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O3浓度高.气温与O3浓度正相关,是因为平均气温越高,太阳辐射也越强,有利于O3的光化学转化.
太阳辐射是地表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日间气温对近地面O3浓度的影响,实际反映的是太阳辐射对近地面O3浓度的影响.收集中科院紫外辐射观测网络逐小时数据(Liu, 2017),鉴于太阳辐射时空连续,哈尔滨与海伦同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背景气候相似(表 1),相距较近(200 km),在没有哈尔滨紫外辐射观测的情况下,以海伦辐射数据替代,会有小的偏差,但也可以说明问题,是可行的.图 9为哈尔滨各月不同时次近地面O3浓度值与紫外辐射相关分布,图 10和表 2为不同紫外辐射对应的哈尔滨近地面O3浓度(小时监测值).
全年逐小时近地面O3浓度值与紫外辐射明显正相关(0.001显著水平).不同月不同时次存在差异(图 9),10月O3浓度值与紫外辐射相关各时次都不显著,3月仅7:00、6月仅5:00—7:00时相关显著,且为负相关.除1月的16:00相关为负,其它月(3月,5—9月)的负相关都发生在8:00时以前(5:00—8:00).
由图 10可知,当小时紫外辐射低于37 W·m-2时,O3浓度值与紫外辐射呈准线性正相关,当辐射较低,O3浓度值小,辐射增加,O3浓度值增加;而当紫外辐射高于37 W·m-2低于45 W·m-2时,随辐射增加O3浓度值不增反降;紫外辐射高于45 W·m-2时,O3浓度值又表现出增加.以紫外辐射5 W·m-2间隔来说(表 2),35 W·m-2和40 W·m-2之间的哈尔滨O3浓度平均值最大.
当紫外辐射较高时,一般是夏季的中午(12:00—13:00),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赵旭辉等(2018)对合肥O3浓度分析时指出,当气温高于32 ℃时,气温更高而O3浓度不表现出增加;解释认为,当气温高于一定界值,过高的气温条件使污染排放减少、扩散速度增快导致空气中氮氧化物和VOCs浓度有所减少,而使近地面O3浓度降低.这可以部分解释紫外辐射界于38 W·m-2和45 W·m-2之间时近地面O3浓度的减少,但并不能解释在更高紫外辐射时O3浓度的增加.李霄阳等(2017)分析指出中国南方城市O3浓度月变化呈“M”型,即在中国南方辐射最强的夏季,近地面O3浓度并不是峰值.对比哈尔滨(海伦代)与三亚的7月紫外辐射(2005—2015年),哈尔滨7月紫外辐射合计6990.1 W·m-2,三亚7228.6 W·m-2(由于两地日内有紫外辐射的时次不同,此处统计月合计),三亚较哈尔滨要高;哈尔滨7月近地面O3浓度平均67.3 μg·m-3,三亚37.8 μg·m-3.
臭氧浓度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紫外线只是影响臭氧化学过程的一个方面,臭氧浓度的变化可能还受输送扩散等物理过程的影响.某个阀值范围的紫外辐射对应O3浓度的低值现象,是否普遍存在,不同地区界值是否一致,其中的原因和机理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做更多分析,获取更多直接证据.
4 结论(Conclusions)1) 哈尔滨O3浓度月分布单峰,6月最大,1月最小,O3浓度最大值及O3高浓度日数逐年增加.哈尔滨O3日内分布单峰,最高值出现在下午14:00时,最低值在清晨7:00时,不同季节略有差异.哈尔滨O3浓度空间分布,东南部最高,其次是南部,城中区较低.
2) 工作日与周末小时O3浓度差别在日间和夜晚相反,日间周末的近地面O3浓度较高,而夜间工作日的O3浓度较高.5月的24个时次工作日都高于周末,9月24个时次工作日都低于周末,3月、8—10月,工作日的小时平均浓度低于周末,其它月份工作日小时平均浓度高于周末.
3) 哈尔滨O3浓度与平均气温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当紫外辐射低于37 W·m-2时与O3浓度呈准线性正相关.
陈莉, 郭世昌, 胡婷, 等. 2017. 西北太平洋地区臭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台风过程的关系[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5): 810–819.
|
程念亮, 李云婷, 张大伟, 等. 2016a. 2014年北京市城区臭氧超标日浓度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环境科学, 2016a, 37(6): 2041–2051.
|
程念亮, 李云婷, 张大伟, 等. 2016b. 2013-2014年北京市NO2时空分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b, 36(1): 18–26.
|
段玉森, 张懿华, 王东方, 等. 2011. 我国部分城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23(S1): 34–39.
|
Fernández-Fernández M I, Gallego M C, García J A, et al. 2011. A study of surface ozone variability over UVe Iberian Peninsula during UVe last fifty year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5(11): 1946–1959.
DOI:10.1016/j.atmosenv.2011.01.027
|
国家环境保护部.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63-201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S].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Hatcher D A. 1984. Simple formulae for Julian day numbers and calendar dates[J].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5(1): 53–55.
|
黄俊, 廖碧婷, 吴兑, 等. 2018. 广州近地面臭氧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1): 23–31.
|
Jenkin M E, Clemitshaw K C. 2000. Ozone and other secondary photochemical pollutants:chemical processes governing their formation in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4: 2499–2527.
DOI:10.1016/S1352-2310(99)00478-1
|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2017. 黑龙江省重点城市AQI指数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692–703.
|
李霄阳, 李思杰, 刘鹏飞, 等. 2017. 2016年中国城市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8(4): 1263–1274.
|
李礼, 王帅, 宫正宇, 等. 2017. 我国城市空气臭氧监测与污染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 2017, 36(2): 121–126.
|
蔺雪芹, 王岱. 2016.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社会经济驱动力[J]. 地理学报, 2016, 71(8): 1357–1371.
|
刘峰, 朱永官, 王效科. 2008. 我国地面臭氧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生态环境, 2008, 17(4): 1674–1679.
DOI:10.3969/j.issn.1674-5906.2008.04.069 |
Liu H, Bo H U, Wang Y, et al. 2017. Two ultraviolet radiation datasets that cover China[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34(7): 805–815.
DOI:10.1007/s00376-017-6293-1
|
刘建, 吴兑, 范绍佳, 等. 2017. 前体物与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3): 813–820.
|
刘新春, 钟玉婷, 何清, 等. 2014. 新疆库尔勒市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14, 31(4): 596–603.
|
刘玉莲. 2015. 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气候季节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21(2): 89–96.
|
刘芷君, 谢小训, 谢旻, 等. 2016.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 32(3): 445–450.
|
罗琳. 2017. 我国31个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2017.
|
Monks P S. 2000. A review of UVe observations and origins of UVe spring ozone maximum[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4(21): 3545–3561.
DOI:10.1016/S1352-2310(00)00129-1
|
牛慧敏, 涂建军, 姚作林, 等. 2016.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J]. 河南科学, 2016, 34(8): 1317–1321.
|
Ordonez C, Brunner D, Staehelin J, et al. 2007. Strong influence of lowermost stratospheric ozone on lower troposphere background ozone changes over Europ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4: L07805.
|
齐冰, 牛彧文, 杜荣光, 等. 2017. 杭州市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2): 443–451.
|
沈劲, 黄晓波, 汪宇, 等. 2017. 广东省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12): 4449–4457.
|
石玉珍, 徐永福, 王庚辰, 等. 2009. 北京市夏季O3、NOx等污染物"周末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 2009, 30(10): 2832–2838.
DOI:10.3321/j.issn:0250-3301.2009.10.004 |
宋从波, 李瑞芃, 何建军, 等. 2016. 河北廊坊市区大气中NO、NO2和O3污染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10): 2903–2912.
DOI:10.3969/j.issn.1000-6923.2016.10.004 |
唐文苑, 赵春生, 耿福海, 等. 2009. 上海地区臭氧周末效应研究[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1): 99–105.
|
佟霁坤, 陈海婴, 刘晶晶. 2016. 保定市夏季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6): 116–11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6.06.039 |
吴锴, 康平, 王占山, 等. 2017. 成都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11): 4241–4252.
|
王卫国, 吴涧, 刘红年, 等. 2005. 中国及邻近地区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变化与辐射影响的研究[J]. 大气科学, 2005, 29(5): 734–746.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5.05.07 |
王占山, 李云婷, 董欣, 等. 2015. 北京城区大气污染物"周末效应"分析[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 36(6): 843–850.
|
韦惠红, 郑有飞. 2006. 我国臭氧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别[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29(3): 390–395.
DOI:10.3969/j.issn.1674-7097.2006.03.016 |
徐家骝, 朱毓秀. 1994. 气象因子对近地面臭氧污染影响的研究[J]. 大气科学, 1994, 18(6): 751–757.
DOI:10.3878/j.issn.1006-9895.1994.06.12 |
殷永泉, 单文坡, 纪霞, 等. 2006. 济南大气臭氧浓度变化规律[J]. 环境科学, 2006, 27(11): 2299–2302.
DOI:10.3321/j.issn:0250-3301.2006.11.029 |
尹珩, 张珂, 孙辰, 等. 2017. 武汉城区臭氧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6): 150–152.
DOI:10.3969/j.issn.1673-288X.2017.06.039 |
赵川鸿, 赵鹏国, 周筠珺. 2017. 西南地区臭氧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 气象科学, 2017, 37(12): 51–58.
|
赵旭辉, 董昊, 季冕, 等. 2018. 合肥市O3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2): 649–660.
|
中国气象局.2012.气候季节划分QX/T 152-2012[S].北京: 气象出版社
|
周贺玲, 周玉都, 闻静. 2017. 河北廊坊近地面层O3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气象, 2017, 35(3): 405–411.
|
朱彬. 2012. 东亚太平洋地区近地面臭氧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季风的关系[J].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5): 513–523.
DOI:10.3969/j.issn.1674-7097.2012.05.001 |
朱毓秀, 徐家骝. 1994. 近地面臭氧污染过程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1994, 7(6): 13–18.
DOI:10.3321/j.issn:1001-6929.1994.06.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