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河道和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过程中, 底泥疏浚作为一种有效减少水体污染和水质改善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而如何安全合理处置疏浚产生的底泥成为疏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朱广伟等, 2001a; 2001c).底泥在运输、贮存、处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不具备处置条件下直接作为固体废弃物堆放, 不但占用大量场地(Huang et al., 2017), 而且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Ahlberg et al., 2006;Zhang et al., 2012).同时, 疏浚出的底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等养分, 因此, 如何资源化处理疏浚底泥也是河流湖泊生态建设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已有研究表明, 污染程度低的疏浚底泥可以作为生态修复中的基底改良剂, 具有成本低、简单易行等特点(Park et al., 2016).有研究发现, 疏浚底泥与土壤结构性质接近, 在土壤中合理施加底泥可以改良土壤性质, 提升土壤肥力, 增加土壤孔隙度、团聚度等(杨丹等, 2017).然而, 也有研究指出底泥中虽含有大量氮、磷元素, 但总有机炭与植物性氮、磷营养含量不充足,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后期土壤有机质流失导致促进效果乏力的问题(Zhu et al., 2015).有研究者将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质炭、膨润土等与底泥混合使用, 以达到协同改良基底性质的目的.例如, 刘宏等(2017)的研究表明, 粉煤灰、膨润土和稻壳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疏浚底泥的营养成分, 与空白组相比底泥容重降低了24.22%;周麒麟(2011)的研究表明, 利用有机肥、秸秆、草木灰等对底泥进行复合调节, 能显著提高狗牙根种子出苗率(高达112.01%).除以上研究之外, 近年来发现生物质炭作为改良剂可以补充提供磷等植物营养物质(Song et al., 2019), 同时生物质炭在降低土壤容重和提升保水能力上效果更突出(Ahmed et al., 2018; Wang et al., 2019), 但生物质炭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 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不同种类底泥同时解决营养元素供给与基底长效改良的问题是资源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以长三角部分地区为代表的城市河道生态护岸土壤存在结构致密、容重低、缺乏矿物营养等问题, 导致河道植物定植缓慢从而不利于生态快速恢复.基于此, 本文考察湖泊底泥和河道底泥在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对土壤基底性质的改良, 以及对芦苇分蘖数、株高、生物量积累和光合能力等变化的影响, 探讨底泥资源化利用的合适方式, 初步揭示施加改良剂的作用机制.
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1 实验材料试验土壤取自无锡某湿地公园护岸绿化自然土壤, 湖泊底泥取自无锡某湖泊疏浚底泥, 河道底泥取自无锡市区某河道疏浚底泥, 竹炭购自时科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理化性质如表 1所示.供试植物选择为本地常见的具有经济和景观效用的芦苇幼苗, 其来源于无锡贡湖湾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植物种植区.
实验设置了两种底泥在3种利用方式下的实验组和1个空白组, 每组(表 2)设置3个盆栽平行样, 实验盆栽为25 cm(d1)×50 cm(d2)×40 cm(h)的塑料花盆, 面积约为0.2 m2, 体积约为0.05 m3.每个盆栽实验包含25~30株芦苇, 植株密度为130~150株·m-2.所有实验组每2 d灌溉一次, 每次灌水时, 水只浸没顶部土壤的表面, 盆栽的土壤被润湿而没有水停滞, 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
2018年5—11月, 每20 d定期在每组3盒盆栽内随机选取3株植物, 连续测定并记录这3株植物的分蘖数和株高,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原位测定饱和光强下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 具体方法参考已发表文献(孙景宽, 2013).2018年11月上旬, 将试验组中的植物全部取出, 并对其根系土壤和须根进行取样, 经琼脂凝胶电泳和PCR扩增鉴定后进行测序等实验获取完整的根系微生物DNA数据, 最终获取微生物基因丰度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将植物先放入105 ℃的烘箱中杀青30 min, 随后放入65 ℃的烘箱低温烘至恒重, 采用重量法测量盆栽中植物生物量, 使用奈氏比色法和钒钼黄吸光光度法测定植物全氮和全磷含量, 具体方法参照已发表文献(肖博文等, 2015;邹晓霞等, 2018).
本试验数据采用Excel等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origin8.5进行相应的图表绘制.
3 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底泥施加方式对基底性质的影响有研究表明, 将底泥和生物质炭施加到低营养和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中时, 可以通过降低容重和提高水分保持率、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朱广伟等, 2001b; El-Naggar et al., 2018).本文针对两种底泥开展3种利用方式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结果见表 3.在土壤物理性质方面, 两种底泥的施加都可以降低土壤的容重, 提升土壤的含水率和孔隙度, 湖泊底泥在改良利用方式下与空白组相比, 容重降低了23.18%, 含水率和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6.80%、30.57%;河道底泥在直接利用方式下与空白组相比, 容重降低了23.84%, 含水率和孔隙度分别提高了50.44%、31.06%.有研究表明, 土壤含水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粒径等的影响(崔珍, 2018), 而容重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紧密相关(Soane, 1990).本研究中河道底泥的有机质含量高于湖泊底泥、土壤, 且大部分有机质呈胶体状态, 具有亲水性, 因此, 有助于抑制和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Joergensen et al., 1990);同时, 有机质会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进而改善土壤性质(谢瑞桃, 2017), 底泥的施加通过降低容重、增加团粒结构、增大孔隙率多种作用提高土壤表面水分渗透性, 从而提高含水率.
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 底泥的施加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基底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在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上, R-S>L-A>R-M, 相比空白组分别提高了4.04、2.64、1.72倍;在全氮含量提升效果上, 同样也是R-S>L-A>R-M, 相比空白组分别提高了1.88、0.54、0.36倍;在有效磷含量提升效果上, R-A>R-S>L-M, 相比空白组分别提高了0.83、0.75、0.72倍.说明两种底泥有机质和速效磷等养分含量较高, 可以提高混合基质的营养水平;河道底泥的提升效果优于湖泊底泥, 这可能是河道底泥接纳的水体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元素, 其含有的高浓度有机质和速效磷促进了芦苇的生长.薄录吉等(2015)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污染底泥和无污染底泥农田应用对土壤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污染底泥由于氮、磷、有机质含量高于无污染底泥, 导致混合基质中相应养分含量更高,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2 底泥施加方式对芦苇分蘖数增长率的影响在底泥施加的作用下, 在0~160 d内连续观测芦苇的分蘖数并对其增长率进行分析, 结果如图 1所示.分蘖数表征了植株对营养同化的效果及对定植繁衍扩繁的能力, 同时高分蘖数增长率代表着在单位时间内植物可以达到更高的植被覆盖面积, 可以实现快速定植.对于湖泊底泥, 在改良利用方式下芦苇分蘖数增长率优于混合利用和直接利用, L-A实验组芦苇单位面积分蘖数增长率最高可达(3.06±0.36) m-2·d-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改良利用方式下降低土壤容重并提升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效果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可能与竹炭含有的高浓度的植物可直接吸收同化速效磷有关.有研究指出在植物生长中磷元素的摄取至关重要(Liu et al., 2017), 对于植物叶绿素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在湖泊底泥改良利用方式下, 由于底泥结构与土壤类似, 且在水下条件下各种腐殖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更能适合微生物与根系分泌物间的联合分解同化利用, 因此, 表现出两者联用提高了芦苇分蘖数增长率.
对于河道底泥, 混合利用方式和直接利用方式下芦苇分蘖数增长率无明显差别, 但均显著高于改良利用方式, R-M实验组芦苇单位面积分蘖数增长率最高可达(4.76±0.18) m-2·d-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河道底泥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 在降低土壤容重并提升土壤孔隙度和养分含量上效果明显, 竹炭的投加导致营养元素过高产生了限制, 因此, 河道底泥可选择混合利用或直接利用.
3.3 底泥施加方式对芦苇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底泥施加作用下各试验组芦苇株高如图 2a所示.对于两种底泥, 都是混合利用的效果优于直接利用和改良利用, L-M实验组芦苇的株高最高可达(155.5±0.7) cm, R-M实验组芦苇的株高最高可达(139.5±3.5) cm, 株高的增长代表着植物在单位时间内茎秆生物量的固定及氮、磷营养的同化效率, 对于表征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情况具有良好贡献.
在培养芦苇160 d后进行收割和生物量的测定, 结果如图 2b所示.底泥混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芦苇地下生物量的积累, 河道底泥相比湖泊底泥更有利于提升植物的地下积累, L-M和R-M实验组的地下生物量与空白组相比分别提高了8.00%和102.98%.地下生物量的活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运输矿质元素的主要动力, 根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并输送到植株各个部位, 供给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陈有军等, 2015).在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中, 磷对分生组织生长、尤其根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磷对根系的促进作用比冠部强(辛小娟等, 2014).当土壤中养分资源供应不均匀时, 植物根系可以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反应, 如主根生长受到抑制、侧根和根毛形成增多、伸长增大(Hansen et al., 1998;Abel et al., 2002), 从而促进植物摄取生长所需的磷养分.通过分析可知, 富含磷营养的底泥加入土壤后显著提升了土壤肥力, 从而促进了芦苇地下生物量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 当底泥增加的养分含量达到芦苇生长所需水平时, 多余的养分对芦苇的生长已无显著影响, 反而会对芦苇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杨丹等(2016)的研究也表明随着底的用量泥增多, 反而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 使生物量降低.这一结果说明河道底泥混合利用对于增加地下生物量、促进芦苇定植更有利.
3.4 底泥施加方式对芦苇氮、磷含量和光和特性的影响对收割的芦苇植株分析测试其营养含量, 结果如图 3所示.由图可知, 底泥的施加可以有效提升芦苇地下氮、磷含量.在地下氮含量上, 湖泊底泥的混合利用效果优于直接利用和改良利用;在促进地下部分氮含量方面, 河道底泥的直接利用效果优于混合利用和改良利用, L-M和R-S实验组的地下氮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分别提高了7.23%和115.96%.在地下部分磷含量上, 湖泊底泥的直接利用效果优于混合利用和改良利用, 而河道底泥改良利用效果优于混合利用和直接利用, L-S和R-A实验组的地下磷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6.22%和43.24%.氮、磷元素充足时植物能够合成较多的核酸、蛋白质和酶, 促进细胞分裂及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 特别是促进侧根和细根的发育(宋云鹏等, 2018;吕林等, 2019)及地下部分根系物质的积累, 这与前面底泥的施加促进地下生物量积累的结论相符合.以上分析也验证了芦苇根系密集、叶片旺盛的现象.
在芦苇生长过程中使用光合测定仪器测定饱和光强下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平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结果如图 4所示.在净光合速率提升效果上, R-A>L-A>L-M, 分别提升了2.31、2.15、1.30 μmol·m-2·s-1;在水分利用效率提升效果上, L-A>R-A>R-S, 分别提升了2.46、1.48、1.19 g·kg-1.净光合作用的提升证明了芦苇全氮含量的提高对于植株叶片能量的获取与固定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 这有利于植物在短期内利用更多的能量以满足其定植和快速扩繁的需求.而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可能与底泥提升了基底环境的含水率, 降低了土壤容重有关, 这也与前面的结论相符合.
底泥的施加会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度与部分细菌代谢活性带来决定性影响, 这种变化反映了根际微环境的变化及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本文分析了各组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 结果如表 4所示.对于湖泊底泥, 基底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在改良利用方式下的提升效果优于混合利用和直接利用, 这与上述改良利用效果最佳一致.对于河道底泥, 基底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在直接利用方式下的效果优于改良利用和混合利用.两种底泥对基底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与芦苇分蘖规律一致, 说明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表现一致, 也说明不同来源底泥因营养成分不同其施加方式也应不同.底泥的施加可以改变基底结构和营养水平, 为微生物群落提供丰富的代谢来源(Perez-Piqueres et al., 2006), 形成的各种共生结构可以促进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 促进根系土壤中磷酸盐溶解细菌的特异性发挥(Anderson et al., 2011)(分泌植酸酶等或有机酸)和植物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 促进有机磷矿化或无极磷酸盐的溶解, 最终使其促进植物的吸收利用.
对植物收割时各实验组芦苇根系的土壤经过筛取样、脂凝胶电泳和PCR扩增鉴定后进行测序等实验, 分析获得对应的植物根系微生物群落组成柱状图和样本与物种关系共现性关系图(图 5).微生物群落中Acidobacteria(酸杆菌)和Micrococcaceae (微球菌)的丰度随底泥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在Acidobacteria(酸杆菌)丰度上, L-S>L-A>R-A;在Micrococcaceae(微球菌)丰度上, L-S>R-M>L-A, 与空白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86.32%、96.60%和82.57%.酸杆菌属的生长不仅受土壤pH的影响, 还受到土壤有机质及作物生长状况等其他因素的影响(Liu et al., 2014).研究表明, 酸杆菌的相对丰度与养分有效性显著正相关(Navarrete et al., 2015), 其能够降解基质中的复杂物质从而提高植物所需养分含量.微球菌属为严格好氧型(Sims et al., 1986), 土壤孔隙度越大, 氧气含量越充足, 越有利于其生长.说明底泥施加改善了基底土壤结构, 对微生物和植物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河道底泥在混合利用方式下对芦苇分蘖的促进效果优于湖泊底泥的改良利用方式, L-A实验组芦苇单位面积分蘖数增长率最高可达(3.06±0.36) m-2·d-1, R-M实验组芦苇单位面积分蘖数增长率最高可达(4.76±0.18) m-2·d-1, 说明底泥来源不同、营养物质含量不同, 利用方式应有所差异.两种底泥的施加都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容重, 提升基底含水率, 增加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底泥的施加也可以提升基底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群落中Micrococcaceae(微球菌)的丰度, 从而有利于植物定植和扩繁.本研究结果为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方式提供了借鉴, 可以应用于河道、湖泊、公路等护岸土壤改良及植被生态恢复.
Ahlberg G, Gustafsson O, Wede P. 2006. Leaching of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 during one yea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article size[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44(2): 545-553. DOI:10.1016/j.envpol.2006.01.022 |
Ahmed A S F, Raghavan V. 2018. Influence of wood-derived biochar on the physico-mechan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soils[J]. 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 32(1): 1-10. DOI:10.1515/intag-2016-0094 |
Abel S, Ticconi C A, Delatorre C A. 2002. Phosphate sensing in higher plants[J]. Physiologia Plantarum, 115(1): 1-8. DOI:10.1034/j.1399-3054.2002.1150101.x |
Anderson C R, Condron L M, Clough T J, et al. 2011. Biochar induce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hange:Implications for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J]. Pedobiologia, 54(5/6): 309-320. |
薄录吉, 王德建, 汪军, 等. 2015. 苏南河道疏浚底泥农用对土壤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土壤通报, 46(3): 709-714. |
崔珍.2018.压砂地土壤水分、粒径、容重的空间变异及相关性研究[D].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
|
陈有军, 周青平, 孙建. 2015. 老芒麦地下根系数量特征与分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5): 533-538. |
El-Naggar A, Lee S S, Awad Y M, et al. 2018. Influence of soil properties and feedstocks on biochar potential for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nfertile soils[J]. Geoderma, 332: 100-108. DOI:10.1016/j.geoderma.2018.06.017 |
Huang Y H, Dong C, Zhang C L, et al. 2017. A dredged material solidification treatment for fill soils in East China:A case history[J].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35(6): 865-872. |
Hansen C W, Lynch J, Ottosen C O. 1998. Response to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during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growth of chrysanthemum:Ⅱ.Biomass and phosphorus dynamic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23(2): 223-229. DOI:10.21273/JASHS.123.2.223 |
Joergensen R G, Brookes P C. 1990. Ninhydrin-reactive nitrogen measurements of microbial biomass in 0.5-M K2SO4 soil extracts[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2(8): 1023-1027. |
刘宏, 田涛, 杨磊, 等. 2017. 疏浚底泥微波干燥及其作为种植土的性能研究[J]. 盐科学与化工, 46(4): 24-29. |
Liu C, Liu F, Ravnskov S, et al. 2017. Impact of wood biochar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mycorrhizal fungi, phosphorus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strategies on potato growth[J].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203(2): 131-145. DOI:10.1111/jac.12185 |
吕林, 张亚玉. 2019. 磷素营养对人参等植物生长及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 41(1): 115-119. |
Liu J J, Sui Y Y, Yu Z H, et al. 2014.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is of bi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black soils of northeast China[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70: 113-122. |
Navarrete A A, Venturini A M, Meyer K M, et al. 2015.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acidobacteria subgroups to forest-to-pasture conversion and their biogeographic patterns in the western Brazilian Amazon[J].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6: 10. |
Park J, Son Y, Noh S, et al. 2016.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dredged soil from reservoirs as embankment materia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83: 443-452. |
Perez-Piqueres A, Edel-Hermann W, Alabouvette C, et al. 2006. Respons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to compost amendments[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38(3): 460-470. |
Song D, Xi X, Zheng Q, et al. 2019. Soil nutrient and microbial activity responses to two years after maize straw biochar application in a calcareous soil[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180: 348-356. DOI:10.1016/j.ecoenv.2019.04.073 |
孙景宽.2013.黄河三角洲退化芦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413-1013263704.htm
|
Soane B D. 1990. The role of organic-matter in soil compactibility-A review of some practical aspects[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16(1/2): 179-201. |
宋云鹏, 龚繁荣, 刘凯歌, 等. 2018. 不同肥料配比对生菜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长江蔬菜, (20): 71-73. |
Sims G K, Sommers L E, Konopka A. 1986. Degradation of pyridine by micrococcus-luteus isolated from soil[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51(5): 963-968. |
Wang D Y, Li C Y, Parikh S J, et al. 2019. Impact of biochar on water retention of two agricultural soils - A multi-scale analysis[J]. Geoderma, 340: 185-191. DOI:10.1016/j.geoderma.2019.01.012 |
肖博文, 成文连, 姚荣, 等. 2015. 内蒙古乌梁素海N、P的变化趋势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6(1): 43-46+51. |
谢瑞桃.2017.黑臭河流底泥在绿化种植中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马鞍山: 安徽工业大学
|
辛小娟, 王刚, 杨莹博, 等. 2014. 氮、磷添加对亚高山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生态科学, 33(3): 452-458. |
杨丹, 范欣柯, 刘燕, 等. 2017. 河道疏浚底泥农业利用可行性分析[J]. 科技通报, 33(1): 235-239. |
杨丹, 刘燕, 葛皎. 2016. 河道疏浚底泥农业利用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16): 177-181. |
朱广伟, 陈英旭, 王凤平, 等. 2001a. 城市河道底泥直接园林应用的初步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7(1): 49-50. |
朱广伟, 陈英旭, 王凤平, 等. 2001b. 城市河道疏浚底泥农田应用的初步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 20(2): 101-103. |
朱广伟, 陈英旭, 周根娣, 等. 2001c. 疏浚底泥的养分特征及污染化学性质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7(3): 311-317. |
Zhang H L, Sun L N, Sun T H. 2012. 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from artificial soils composed of sewage sludge and fly ash[J].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88(3): 406-412. DOI:10.1007/s00128-011-0507-5 |
Zhu Z J, Yuan H Z, Wei Y, et al. 2015. Effects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sediment nutrient on growth of the submerged plant vallisneria natans[J]. Clean-Soil Air Water, 43(12): 1653-1659. DOI:10.1002/clen.201300878 |
邹晓霞, 张晓军, 王铭伦, 等. 2018. 土壤容重对花生根系生长性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54(6): 1130-1136. |
周麒麟.2011.巢湖疏浚底泥的边坡生态修复基质资源化研究[D].海口: 海南大学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89-101116974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