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3.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上海 201815
2. 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21;
3.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Shanghai 201815
苯酚是一种常见的毒性有机物, 即使含量很低也会对动植物及人类产生急性毒害和致癌性(黄中子等, 2015a).煤化工、石化、炼焦、造纸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中不仅含苯酚类污染物, 还含有大量的盐分(沈娥等, 2013).高盐含酚废水一旦排放到环境中将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危害(黄中子等, 2015b).
目前高盐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 主要有萃取、吸附、膜技术、生物法等.微生物法由于具备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 使其在应用中备受关注(Cintia et al., 2013).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在苯酚废水生物处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并筛选出多种苯酚降解菌, 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刘鸿杰等, 2017; Ereqat et al., 2018)、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陈晓华等, 2012)、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Li et al., 2013)、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李鲜珠等, 2015)、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张玉秀等, 2013)等.但这些菌大多耐盐能力弱, 对于高盐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佳, 如红球菌CM-HZX1可以耐受4%的盐度, 当盐度达到5%, 对500 mg · L-1的苯酚降解率小于30%(魏霞等, 2017);Debaryomyces JS4在盐度13%的条件下, 对苯酚几乎没有降解, 当盐度增加到17%时, 该菌株无法生长(Jiang et al., 2016);Candida aquae JS3在盐度为5%时, 能够将500 mg · L-1的苯酚全部降解, 但是当盐度为10%, 则对苯酚的降解率低于30%(Jiang et al., 2015).因此, 寻求能够高效降解苯酚, 同时可以适应高盐度环境的菌株十分重要.
本研究从巴丹吉林沙漠盐碱湖表层沉积物中, 通过筛选、分离、驯化得到嗜盐苯酚降解菌H17, 探讨了苯酚初始浓度、NaCl浓度、温度、pH、碳源和氮源对H17生长及苯酚降解的影响, 同时对其降解苯酚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拟合, 研究将为高盐含酚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提供依据.
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1 样品来源样品取自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盐湖巴丹西湖(Badain Lake)(纬度:39.33.16, 经度:102.21.73)的表层沉积物, 巴丹西湖的TDS高达156 g · L-1, 为典型的咸水湖, 湖水浑浊、有臭味, 湖里有大量红色卤虫和水藻.
2.2 培养基 2.2.1 ATCC 213培养基MgSO4 · 7H2O 10 g · L-1、CaCl2 · 2H2O 0.2 g · L-1、KCl 5 g · L-1、胰蛋白胨2.5 g · L-1、酵母提取物l0 g · L-1、NaCl 100 g · L-1、以蒸馏水配制, pH 7.0~7.2, 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 固体培养基中琼脂20 g · L-1.
2.2.2 复筛培养基NaCl 100 g · L-1、Tris 2 g · L-1、KCl 2 g · L-1、KNO3 1 g · L-1、NH4Cl 5 g · L-1、MgSO4 · 7H2O 24 g · L-1、MnSO4 · H2O 0.688 g · L-1、CaCl2 0.12 g · L-1、FeSO4 0.0304 g · L-1、Na2HPO4 0.142 g · L-1、酵母提取物0.2 g · L-1、胰蛋白胨0.2 g · L-1、苯酚0.2 g · L-1(过滤灭菌), 以蒸馏水配制, pH 8.0, 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 固体培养基中琼脂20 g · L-1.
2.3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取沉积物5 g到三角瓶中, 加入100 mL浓度为15%的盐溶液, 振荡30 min, 取上清液10 mL加入到90 mL ATCC 213液体培养基中, 置于30 ℃、165 r · min-1恒温摇床中培养60 h, 取1 mL菌液接于99 mL的ATCC 213液体培养基, 采用以上方法转接3次.
取上述富集的菌液1 mL, 配制成10-1、10-2、10-3、10-4、10-5、10-6梯度稀释液.取0.1 mL稀释液均匀涂布于ATCC 213固体培养基, 每个稀释度3个重复, 置于30 ℃下恒温培养, 观察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 直至长出清晰可见的单菌落, 挑取其中的单菌落涂布于ATCC 213固体培养基, 经过3~4次分离纯化, 可获得菌株的纯培养.
2.4 苯酚降解菌的筛选驯化通过测定菌株的生物量及苯酚降解率, 筛选驯化出嗜盐苯酚降解菌.菌株筛选驯化分为两步, 首先吸取已纯化的单菌株富集培养液1 mL加入到99 mL含200 mg · L-1苯酚的复筛培养基中, 于30 ℃、165 r · min-1恒温摇床培养60 h, 此过程循环4次;其次在复筛培养基中另加葡萄糖, 于30 ℃、165 r · min-1恒温摇床驯化培养60 h, 此过程循环4次.
2.5 菌株的鉴定 2.5.1 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 S-4800)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同时, 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珠等, 2001)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分析.
2.5.2 16S rDNA基因序列分子鉴定用细菌基因组DNA试剂盒(上海生工)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采用引物(27F:5′- AGAGTTTGAT CCTGGCTCAG-3′和1492R:5′-TACFGGCFTACFCT TFGTTFACGFACTFTF-3′)进行PCR扩增.扩增条件:94 ℃预变性5 min, 94 ℃变性30 s, 55 ℃退火30 s, 72 ℃延伸80 s, 28个循环后, 72 ℃延伸10 min, 4 ℃保存. PCR产物用0.8%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后送测(上海生工), 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通过BLASTn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采用软件MEGA7中的邻位相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 自展检验(bootstrap)1000次.
2.6 菌株生长及降解苯酚的特性 2.6.1 菌株生长及苯酚降解的条件在复筛培养基中, 分别于不同NaCl浓度(0、50、100、150、200 g · L-1)、不同苯酚初始浓度(0、100、200、400、600、800 mg · L-1)、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35 ℃)、不同pH(5.0、6.0、7.0、8.0、9.0)、不同葡萄糖浓度(0、0.4、0.8、1.2、1.6、2.0 g · L-1)、不同氮源(5 g · L-1 NH4Cl、5 g · L-1 NH4NO3、5 g · L-1尿素、0.2 g · L-1酵母提取物、0.2 g · L-1胰蛋白胨、复合氮源:KNO3 1 g · L-1、NH4Cl 5 g · L-1、酵母提取物0.2 g · L-1和胰蛋白胨0.2 g · L-1)条件下进行试验,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于30 ℃、165 r · min-1恒温摇床培养60 h, 测定其生物量和苯酚浓度.
2.6.2 菌株生长与苯酚降解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将菌株接种于苯酚浓度200 mg · L-1, 盐浓度10%, pH 8.0, 葡萄糖浓度0.8 g · L-1的复筛培养基中, 30 ℃、165 r · min-1恒温振荡培养, 间隔6 h取样1次, 测定其生物量(OD600)和苯酚浓度.
2.7 苯酚降解菌的降酚动力学研究在H17的最佳培养条件下, 选取不同苯酚初始浓度0、100、200、400、600、800 mg · L-1, 于30 ℃、165 r · min-1恒温振荡培养, 每隔4 h取样进行菌株生物量及苯酚降解率的测定, 获得不同苯酚浓度所对应的细胞比生长速率(张海涛等, 2016).
2.8 分析方法 2.8.1 生物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菌液在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OD600)来表示菌体生物量.
2.8.2 苯酚浓度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270 nm波长下测定苯酚质量浓度.
2.8.3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菌体质量浓度的计算:利用公式:DCW=314.5 × OD600, 将OD600值转化成干细胞的质量(于彩虹等, 2014).
2.8.4 数据分析采用origin 8.5对数据绘图和动力学参数拟合.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显著性P= 0.05水平进行Tukey′s-b法多重比较.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经过多次富集培养和筛选驯化, 共获得85株耐盐微生物, 从中选定一株能够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 命名为H17. H17菌落形态呈圆形、边缘整齐、菌落略隆起、表面湿润且光滑.在2%的盐度下,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图 1), 菌体呈杆状, 不运动, 无鞭毛, 不产生芽孢. H17部分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如表 1所示, H17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属于好氧型, 能够利用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种糖类物质, 不能利用明胶、酪蛋白类物质.
菌株H17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的注册号为KU934049.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序列比对, 挑选与菌株H17同源序列相似性最高的有代表性的菌株构建系统进化树. 图 2为菌株H17的系统进化发育树.通过该菌株的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 与其最相近的是泰安郡盐单胞菌(Halomonas taeanensis BH539), 相似性为99%.目前大家比较接受的是与已知微生物16S rDNA序列小于94%, 可以认为是一个新属, 95%—97%之间可认为是一个新种, 大于97%可认为是一个新菌株.因此H17是泰安郡盐单胞菌的一个新菌株, 建议分类名为Halomonas taeanensis H17.
图 3为不同盐浓度下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情况.统计分析显示盐浓度对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 < 0.01).由图 3可知, H17在盐度0~20%时可以生长且高效降解苯酚.当盐度5%~10%时, H17的生物量和苯酚降解率可达到1.68和88.5%.随着盐度的增大, H17对苯酚的降解率呈现下降趋势.当盐度高达20%时, H17的生物量和苯酚降解率仍可以达到1.10和57.7%, 表明H17能够在高盐度条件下有效的降解苯酚.
Lu等(2015)筛选获得的嗜盐菌能够在盐度3%~12%范围内降解苯酚. 王丽娟等(2017)发现芽孢杆菌CCZU-R6在盐度为11%可以降解苯酚, 当盐度为14%时, 不能降解苯酚.因此, H17与现有菌株相比, 对于高盐含酚废水的处理更具优势.
3.2.2 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生长及苯酚降解的影响图 4为苯酚不同初始浓度下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情况.统计分析显示苯酚浓度对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 < 0.01).由图 4可知, H17在苯酚浓度200 mg · L-1时, 其生长量和苯酚降解率达到1.68和90.1%.当苯酚浓度为600 mg · L-1时, H17的生物量仍可以达到1.26, 表明H17在高盐条件下对苯酚有很强的耐受能力.
进一步加大苯酚浓度, H17的生物量和苯酚降解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苯酚毒性太大对H17的生长产生了危害(Hu et al., 2014). Ceylan等(2011)研究发现, 受试菌株最高能耐受的苯酚浓度为800 mg · L-1, 超过此浓度菌株生长及苯酚的降解将受到严重抑制.
3.2.3 温度和pH对菌株生长及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图 5和6为不同温度和pH下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情况.统计分析显示温度和pH的变化对H17的生长和降解苯酚能力有显著性影响(p < 0.01).由图 5可知, 当培养温度为30 ℃时, 其生物量和苯酚降解率达到1.61和78.6%.当培养温度超过30 ℃, 随着温度的升高H17的生长量和苯酚降解率均降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温度影响微生物体内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 最终影响底物降解速率(王少峰等, 2013).
和其他细菌一样(刘国生等, 2017;Ranjitha et al., 2017), H17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使其各种酶发挥作用, 30 ℃为H17生长的适宜温度.此外, 培养基初始pH对微生物的酶也有类似影响.如图 6所示, 在pH 7~8时, H17均能良好的生长, 且可以高效降解苯酚, 而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 该菌株的苯酚降解能力受到抑制.
3.2.4 葡萄糖浓度对菌株生长及苯酚降解的影响图 7为不同葡萄糖浓度下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情况.统计分析显示葡萄糖浓度对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 < 0.01).由图 7可知,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大, H17的生物量在不断升高.而苯酚降解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当葡萄糖浓度为0.8 g · L-1时, 苯酚降解率达到82.6%.
这表明外加碳源促进了H17的生长使其能够更好地降解苯酚, 但是过量的碳源又会抑制苯酚的降解, 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达到一定浓度后, 菌株优先利用葡萄糖, 抑制了苯酚的降解(江红等, 2010). 张海涛等(2016)研究耐盐菌降解苯酚的条件时发现, 添加碳源对菌株降解苯酚效率的影响较大, 初始阶段菌株降解苯酚受到抑制, 在后期苯酚的降解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3.2.5 氮源对菌株生长及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图 8为不同氮源条件下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情况.统计分析显示氮源种类对H17的生长及苯酚降解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 < 0.01).如图 8所示, 添加复合氮源比单一氮源对H17的生长以及苯酚降解率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单一氮源对于H17降解苯酚的促进作用顺序为尿素>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铵>硝酸铵.结果表明, 复合碳源对H17降解苯酚的影响较大, 其次是有机氮源, 最后是无机氮源, 这与王静等(2012)的研究结果一致.
苯酚降解菌H17在最适生长降解条件下, 其生长量与苯酚降解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9所示. H17的生长延滞期大约为6 h, 6 h后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 在此期间, 生物量急剧上升, 苯酚降解率的增长最快, 表明H17对苯酚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 30 h到稳定期, 此阶段生物量达到1.83.大约56 h进入衰退期, 由于培养基中没有新的碳源补充, 代谢产物不断积累, H17的生长受到抑制, 因此苯酚降解率虽然在增长, 但是增长幅度变小.
在高浓度苯酚条件下, H17的生长受到抑制.因此试验建立苯酚抑制生长动力学模型, 采用Haldane方程拟合不同苯酚浓度下细胞比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葛启隆等, 2014).
(1) |
式中, μx为微生物比生长速率;μmax为最大比生长速率;Cs为底物浓度;Ks为饱和常数;Ki为抑制常数.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μx-Cs数据按照Haldane方程拟合(图 8), 可得到动力学参数的值, 如表 2所示.结果表明苯酚降解模型动力学方程曲线与实验值拟合良好. H17对苯酚的降解动力学方程为:
(2) |
1) 从巴丹吉林沙漠盐湖底泥中分离到1株能够在高盐环境下高效降解苯酚菌H17, 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
2) H17可以在0~20%的盐度下生长并有效降解苯酚, 外加适量的碳源和氮源能够促进其生长及降解苯酚的能力.
3) H17能适应广泛的环境条件, 可以在pH 6~8、温度25~30 ℃、盐度5%~20%的范围内生长良好, 且均能够保持对苯酚较高的降解能力.
4) H17对苯酚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其苯酚降解动力学符合Halane模型, 该模型拟合良好, 具有很好的有效性.
陈晓华, 魏刚, 刘思远, 等. 2012. 高效降酚菌株Ochrobactrum sp. CH10生长动力学和苯酚降解特性的研究[J]. 环境科学, 2012, 33(11): 3956–3961.
|
Ceylan S, Akbulut B S, Denizci A A, et al. 2011. Proteomic insight into phenolic adaptation of a moderately halophilic Halomonas sp. strain AAD12[J]. Can J Microbiol, 57(4): 295–302.
DOI:10.1139/w11-009
|
东秀珠, 蔡妙英. 2001.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70–384.
|
Ereqat S I, Abdelkader A A, Nasereddin A F, et al. 2018.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 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J20 from olive waste in Palestine[J]. J Environ Sci Heal A, 53(1): 39–45.
DOI:10.1080/10934529.2017.1368300
|
葛启隆, 王国英, 岳秀萍. 2014. 波茨坦短芽孢杆菌降解苯酚特性及动力学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3): 117–122.
|
黄中子, 李辉, 刘勇弟, 等. 2015a. 一株中度嗜盐菌Virgibacillu sp. PDB-F2对苯酚的降解特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a, 38(12): 1–5.
|
黄中子, 李辉, 刘勇弟, 等. 2015b. 一株耐盐菌对苯酚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5b, 41(6): 52–56.
|
胡婷, 谷洁, 甄丽莎, 等. 2014. 石油污染土壤中苯酚降解菌ad049的鉴定及降解特性[J]. 生态学报, 2014, 34(5): 1140–1148.
|
江红, 蔡宁, 乔传令. 2010. 苯酚降解酵母Pd6的分离及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 16(3): 385–389.
|
Jiang L C, Ruan Q P, Li R L, et al. 2013. Biodegradation of phenol by using free and immobilized cells of Acinetobacter sp. BS8Y[J]. Basic Microbiol, 53(3): 224–230.
DOI:10.1002/jobm.v53.3
|
Jiang Y, Shang Y, Yang K, et al. 2016. Phenol degradation by halophilic fungal isolate JS4 and evaluation of its tolerance of heavy metals[J]. Appl Microbiol Biot, 100(4): 1883–1890.
DOI:10.1007/s00253-015-7180-2
|
Jiang Y, Yang K, Wang H Y, et al. 2015. Characteristics of phenol degradation in saline conditions of a halophilic strain JS3 isol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ated sludge[J]. Mar Pollut Bull, 99(1/2): 230–234.
|
李鲜珠, 沈玉冰, 马溪平, 等. 2015. 苯酚降解菌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J]. 水资源保护, 2015, 31(3): 22–26.
|
刘国生, 郝晓洁, 段佩玲, 等. 2011. 苯酚降解菌UW7的鉴定及对苯酚的降解作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17(1): 118–120.
|
刘鸿杰, 何熙璞, 李浩, 等. 2017. 苯酚降解菌F6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36(1): 233–238.
|
Lu Z Y, Guo X J, Li H, et al. 2015.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for a moderately halophilic phenol-degrading strain and its salt tolerance response[J]. Int J Mol Sci, 16(6): 11834–11848.
|
Paisio C E, Talano M A, Gonzalez P S, et al. 2013. Characterization of a phenol-degrading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an industrial effluent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bioremediation[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34(4): 485–493.
DOI:10.1080/09593330.2012.701238
|
Ranjitha M, Sridevi V, Divyateja D, et al. 2017.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enol degrading microorganism-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using box-behnken design method[J]. Resear J Pharmaceu Biologi Chemic Sci, 8(2): 605–619.
|
沈娥, 王平, 周豪, 等. 2013. 一株耐盐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耐盐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2): 377–382.
|
王静, 姜立春. 2012. 不同碳氮源对葡萄球菌JY02生长及降解苯酚能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5): 311–315.
DOI:10.3969/j.issn.1002-1302.2012.05.117 |
王丽娟, 钱子雯, 沈海, 等. 2017. 一株耐盐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J]. 化工进展, 2017, 36(3): 1047–1051.
|
王少峰, 石先阳. 2013. 酸性条件下苯酚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13, 30(3): 24–28.
DOI:10.3969/j.issn.2095-1736.2013.03.024 |
魏霞, 周俊利, 谢柳, 等. 2016. 苯酚降解菌CM-HZX1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09): 3193–3199.
|
于彩虹, 陈飞, 胡琳娜, 等. 2014.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动力学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 8(3): 1215–1220.
|
张海涛, 刘文斌, 杨海君, 等. 2016. 一株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响应面法优化与降酚动力学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9): 3200–3207.
|
张玉秀, 蒙小俊, 柴团耀. 2013. 苯酚降解菌红球菌(Rhodococcus sp.)P1的鉴定及其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13, 53(10): 1117–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