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有2543家省级以上的工业园区,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2家, 省级开发区则多达1991家(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8).在政府的引导及推动下, 工业园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力量(田金平等, 2016).2015年仅213家国家级园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75910亿元, 占当年全国GDP的11% (Guo et al., 2018).与此同时, 这213家国家级园区能源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当年总排放量的10.8% (Guo et al., 2018).工业园区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带来了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Yu et al., 2015; Wen et al., 2018), 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进行低碳发展、循环化改造以及绿色制造的主要抓手.
能量梯级利用水平低是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田金平等, 2016;Wen et al., 2018).美国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制造过程中20%~50%的能源消耗是以余热形式损失的(Kim et al., 2017).土耳其水泥厂回转窑有51%的热量是被浪费的(Sogut et al., 2010).而在中国, 至少50%的工业能耗是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连红奎等, 2011).目前高品位余热资源利用较为充分, 而中低品味余热资源利用水平普遍较低(Jouhara et al., 2018), 中低品位余热资源利用主要存在多级余热源的采集与集成、余热的远距离输送以及余热系统调峰等技术障碍(Fang et al., 2015).与此同时, 经济成本也是制约工业余热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Bruckner et al., 2015).
目前, 不同学者对各个行业余热资源回收利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钢铁行业, 曹先常等(2018)提出了“一个中心, 四个层级”工业余热资源梯级利用规划方法, 研究表明烧结环节废气余热梯级利用与常规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相比, 余热回收率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20%左右.在化工行业, 江姗姗(2018)对蒸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改造的节能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蒸汽压力提高到1.32 MPa时, 发电效率提高25%左右, 每年可节约406.91×104 kWh电量, 从而节约1281.78 t标准煤, 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于火电行业, Jin等(2007)提出了新的冷、热、电(CCHP)系统的集成概念, 并对相应系统的能量梯级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 得出了与不考虑化学能梯级利用的常规能源系统相比, 新系统的节能率可达10%~15%的结论.在水泥行业方面, sogut等(2010)建立了水泥厂回转窑新型热回收换热器的数学模型, 探讨了水泥厂余热回收所能减少的能源使用量和CO2减排量;Olumide和Wang(2019)则建立了利用水泥工业余热的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的Matlab/Simulink动态模型, 为余热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更加高效且清洁的路径.除此以外, 各国学者们对于工业园区的节能研究也在同时进行.马玉明等(2008)基于生态工业园能量集成理论和热力学原理, 阐述了生态工业园物流与能流的共生耦合资源化余热利用模式.同时在分析硫酸生产和黄磷尾气余热利用潜力的基础上, 指出了在余热利用模式引导下的资源化途径.Li等(2015)提出了一种用于对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节能效率进行定量评估的指标体系, 利用该评价方法, 通过对山东信发工业园区产业链内物质流的分析, 探讨了产业共生的节能效果.Hacki和Harvey(2015)基于全站点分析设计了产业集群余热回收系统, 并应用于瑞士某个化工园区, 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系统下该园区在未来的2.4~3.9年中拥有42%的节能潜力.Huang等(2015)以某云计算工业园区的余热为热源, 利用热泵进行集中供热.从功率、供热和供冷三方面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热回收的可能性, 并根据研究实例的机遇, 提出并优化了两种热回收方案, 以达到节能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数据中心的余热(方案II)将是集中供热热源的第一选择, 可以在不影响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的同时减少余热的排放.
然而, 无论是对于行业还是对于工业园区或者企业个体的研究, 现有的文献多注重于能源梯级利用措施所带来的节能量以及对能源系统效率的提高(Jim et al., 2007; Sogut et al., 2010; Fang et al., 2015; Hackl et al., 2015; 曹先常等, 2018), 而忽略了由这些措施带来的大气污染物的减排量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典型的高能耗综合类园区(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研究, 调研并总结其重点企业的各种能量梯级利用措施, 分析这些措施所能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 并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园区有无能量梯级利用措施的两种情景下SO2、NOx、PM10以及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扩散状况, 从而分析其节能效益对周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定量评估工业园区能量梯级利用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及对周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使得能量梯级利用措施的环境效益得到更清晰明确的展示, 以期为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园区基本情况介绍(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ark) 2.1 园区简介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河南省永城市, 地处河南省最东部, 为豫、皖、苏、鲁四省结合处(图 1), 该园区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煤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为其四大主导产业.本研究选取了5家主要热源企业, 分析这些企业的能量梯级利用措施对整个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这5家企业分别为:一个煤化工企业(LY)、一个钢铁厂(MY)、一个电解铝厂(SA)、两个发电厂(SH和YD).除了这5家主要企业外, 园区内还有几家小型食品厂和建材厂.可以根据这些小型企业的用热需求, 合理地按质用能, 将能量利用效益最大化.
2017年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一共为147亿元, 其中MY钢厂占的工业增加值最高, 占总工业增加值的52%.这5家企业的总能耗为476万吨标煤, 其中MY钢厂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焦炭以及少量的无烟煤, SA铝厂只消耗电能, 其余企业使用的能源均为煤炭, 具体能耗如表 1所示.
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热源企业由LY煤化工厂、MY钢厂、YD电厂、SH电厂和SA电解铝厂组成.企业梯级的能源包括高压蒸汽、中压蒸汽、低压蒸汽、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
目前, LY企业主要回收利用的能源是各种等级的蒸汽, 分为9.8、5.0、1.7、0.8、0.6和0.4 MPa.6台循环流化床锅炉(3×130 t·h-1和3×220 t·h-1)生产的9.8 MPa高压蒸汽, 用于甲醇生产和自发电, 剩余蒸汽减压至5.0 MPa用于甲醇生产过程.5.0 MPa的中压蒸汽主要来自气化炉, 用于甲醇和乙二醇生产, 减压至1.7 MPa的蒸汽用于乙二醇生产.1.7、0.8、0.6和0.4 MPa的低压蒸汽主要来自化学反应过程, 采用背压式汽轮机回收减压蒸汽装置的余热, 0.8 MPa的低压蒸汽通过有机朗肯循环(ORC)技术发电, 0.6 MPa蒸汽用于市政供热, 甲醇工艺产生的0.4 MPa低压蒸汽用于驱动泵, 代替电驱动泵.MY钢铁厂回收的主要余气是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回收的高炉煤气(2.42×109 Nm3)用于发电及通过高炉动力回收涡轮机(BPRT)技术重新利用.回收的转炉煤气通过余热锅炉(18 MW)用于发电, 2017年的回收量为2.33×108 Nm3.SH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00 MW, 属于超临界机组, 配置1台1950 t·h-1超临界变压直流煤粉锅炉, 其厂用的主蒸汽压力达到24.2 MPa, 温度达566 ℃.YD电厂装机容量为315 MW, 配备的是1台1025 t·h-1的亚临界“W”型自然循环锅炉, 其主蒸汽压力为16.7 Mpa, 温度为540 ℃.两个电厂目前消耗能源仅用于发电, 而在发电过程中也存在大量处于排空状态的蒸汽, 同时由于排烟损失大量能量.SA电解铝厂则通过高温铝液的直接输出从而减少了下游公司需要对铝产品熔铸过程所消耗的能源.
虽然园区已经实行了诸多能量梯级利用措施(图 2实线部分), 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 本课题组在现状基础上增加了园区的能源梯级利用的优化设计链条(图 2虚线部分).MY钢铁厂增加的优化设计链条是将原本在炼钢过程排空的低压蒸汽回收并用于周边居民、医院和镇政府市政建筑的冬季供暖.SH电厂和YD电厂增加的优化设计链条为通过完成供热改造后进行集中供暖, 既可有效降低电厂的供电煤耗, 也能充分利用原本损失的能量.在其完成供暖改造后, SH电厂每小时可以提供400 t 0.5~0.8 MPa的低压蒸汽;YD电厂可向永城市提供300×104 m2的供热面积, 预计节能效果可达49000 t标煤·a-1.除此之外, 可以将部分剩余蒸汽按照需求等级供给给附近的建材厂以及食品厂替代原本所消耗能源类型.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查、材料和能源消耗年度报告、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环评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调研分析以及优化设计所总结的能量梯级利用措施的利用链条, 如表 2所示.
园区的节能量由式(1)、(2)计算.
(1) |
式中, Esaving是总节能量(TJ), mi是企业中第i个携能物质的量(t), ci是第i个携能物质的热值(GJ·t-1), η是回收效率, γ是热效率.除了采用有机朗肯循环技术的热效率为94%外, 其他链条的热效率设为80%(Cho et al., 2014).
(2) |
式中, Esource为可回收利用的总能量(tce), E为总能耗(tce), ζ为余热回收潜力.McKenna和Norman(2010)研究了英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热回收潜力, 认为5%~10%的热量在技术上是可回收的, 本研究中保守地假设余热的回收潜力为5%.
3.2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减排量的计算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减排量使用以下式(3)计算(US EPA, 1995).
(3) |
式中, Ei为污染物排放总量(t);i为污染物种类;j为燃料类型;EC为活动水平数据(燃料消耗量)(t);EF为污染物的排放因子(g·kg-1);η为治理措施的去除效率.
(4) |
式中, EFso2为SO2的排放因子(g·kg-1);Sj代表j类型燃料的含硫份, 在这里主要为燃料为煤炭, Sj取全国平均值1.18%, Sr为灰分中的含硫率, 取值为15%(Zhang et al., 2009; Lu et al., 2010).2和1000分别为单位换算系数.
(5) |
式中, EFk, d为颗粒物的排放因子(g·kg-1);k为颗粒物的直径, d为锅炉类型;AC为燃料的灰分;ar为保留的底灰中所占的比重;fk为粒径为k的颗粒物的质量分数与粉煤灰中颗粒物总量之比;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
在本研究中, 所有企业的脱硫效率均为90%(Cheng et al., 2018), LY企业的脱硝效率为50%, 而发电厂的脱硝效率为60%(US EPA, 2016).对于本研究中使用的NOx的EF选取为5.26 kg·t-1 (Liu et al., 2015), LY企业应用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 脱硝效率为50%, 其他企业采用低氮燃烧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效率为60%.此外, MY公司SO2和NOx排放量来自其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颗粒物的计算则根据《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版)》以及《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
3.3 CALPUFF模型CALPUFF模型是由美国环保署开发的非稳态气象和空气质量系统(ASG, 2018), 用于模拟不同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运输、转化和去除的时空影响.模型为三维非稳态拉格朗日扩散模型, 其中包括CALMET、CALPUFF、CALPOST等模块.CALMET是三维气象模块, 含有海风程序可用来模拟沿海城市的海陆风影响;CALPUFF为污染预测模块, 能模拟非稳态情况(静小风、熏烟、环流、海岸效应等), 模拟范围从几十米到几百公里中等尺度, 其基本公式可参见文献(伯鑫等, 2009; Cui et al., 2011; 伯鑫等, 2016);CALPOST为后处理模块.CALPUFF已广泛应用到区域大气污染研究、环评等工作, 模型结果验证良好(Macintosh et al., 2010; Tartakovsky et al., 2013; Rood et al., 2014; 王刚等, 2015).
在这项研究中, 模拟了5家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在4个季节的环境影响, 这里用1月、4月、7月和10月依次代表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本研究区域网格设置为50 km×50 km, 网格间距为0.5 km, 垂直层为10层, 顶层高度分别为20、40、80、160、320、640、1200、2000、3000、4000 m.本研究中模型所使用的地形数据从CGIAR-CSI SRTM网站获取(CGIAR-CSI, 2019), 为第4版本的90 m分辨率的数字地面高程, 土地利用数据则采用马里兰大学50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类型资料.此外, 地面气象数据来自永城市气象局2017年24 h连续观测数据.由于永城市附近没有探空站, 因此, 地面气象数据、高空探测资料和降水资料都采用WRF模型(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提取的中尺度预报数据代替高空观测数据, 并用于运行CALMET模式生成三维逐时气象场(伯鑫, 2016).本研究选择了不同行业的4类企业, 一共16个点源, 点源的特征如表 3所示.模型所需的参数包括烟囱高度, 海拔高度, 烟囱直径和出口烟气速度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速率.CALPUFF模型用于模拟不同情景下4类企业的污染物排放.
以2017年为基准年, 对通过实地调研所获取的企业的情况进行梳理, 确定了园区已实施以及可优化的12个能源梯级利用链条.
链1~链7是LY企业的能源梯级利用链条, 节能总量为2028 TJ, 减排量分别为127 t的SO2, 220 t的NOx, 25.8 t的PM10与12.8 t的PM2.5.链1和链2利用的是9.8 MPa的高压蒸汽, 将原本会排空的部分富余蒸汽进行回收用于产品生产.链3和链4分别将来自减压阀的5.0 MPa的中压蒸汽和1.7 MPa的低压蒸汽用于产品生产.链5和链6是将甲醇厂和乙二醇厂减至0.8 MPa的低压蒸汽用于发电.链7则使用0.4 MPa的低压蒸汽驱动循环水泵.在这7条链条中, 使用9.8 MPa高压蒸汽的1链和2链所起到的节能效果是最大的, 占到整个企业节能总量的63%, 主要还是由于高压蒸汽可利用途径较多, 效果明显并且回收难度小.
链8~链10是MY企业的能源梯级利用链条, 节能总量为4432 TJ, 减排量分别为259 t的SO2, 669 t的NOx, 13 t的PM10与9 t的PM2.5.链8和链9已经建成并运行, 链10是设计优化的链条.链8使用的是高炉煤气和钢铁生产中产生的转炉煤气发电, 链9则使用炼钢转炉在吹制期间产生的以CO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烟气, 通过蒸汽冷却烟道和蒸汽蓄热系统, 从而回收余热发电.两条链投产后外供和节省的电量为7.61×106 kWh·a-1, 节能量为2740 TJ, SO2排放量减少160 t, NOx排放量减少414 t, PM10排放量减少8 t, PM2.5排放量减少6 t.此外, 该企业还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压蒸汽用于附近的居民、医院以及镇政府市政建筑的冬季采暖, 节能量约1692 TJ, 其SO2、NOx、PM10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为99、255、5以及3 t.
链11是SH和YD两个电厂的能量的梯级利用设计优化链条, 可回收的能量为3228 TJ, 可减少的污染物为202 t的SO2, 398 t的NOx, 43 t的PM10和23 t的PM2.5.将自身蒸汽减压利用的同时向周边的食品厂和建材厂供应他们所需的对应等级的蒸汽, 并且成为城市集中供暖的热源点.
链12的携能物质来自SA企业, 它的高温铝液直接运输到园区内临近的铝加工企业, 这一过程可以减少这些铝加工企业的铝锭熔融重铸过程, 2017年间接减少企业用电达8.66×107 kWh, 换算为热值后节能量为311 TJ.该过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查阅电厂电力生产的排放因子来计算SO2和NOx的排放量, 最终SO2减排量为23 t, NOx减排量为85 t, PM10和PM2.5的减排量均为0.2 t, 详见表 4.
综上所述, 永成经开区的总节能量理论上可达到10000 TJ.同时, SO2、NOx、PM10以及PM2.5的减排量分别为611、1407、82以及45 t.
4.2 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经过计算得出2017年5大热源企业排放7787 t SO2, 9011 t NOx, 2886 t PM10, 1370 t PM2.5.其中SH电厂排放的NOx和SO2量最大, 而MY钢厂的颗粒物排放量最大, 具体如表 5所示.
基于上述4种污染物的排放现状以及12条能量梯级利用链条的减排效果, 本节使用CALPUFF模型对园区SO2、NOx、PM10以及PM2.5的转移扩散进行了模拟, 从而得出工业园区能量梯级措施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以园区无能量梯级利用措施(S1)与实行能量梯级利用措施的状况(S2)做对比, 比较其环境影响.
模型模拟得到的四季中4种污染物的1 h平均峰值浓度, 如表 6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S2情景下4种污染物的最大小时浓度均低于S1情景, 在四个季节下SO2的降低量为2~3 μg·m-3左右, NOx的降低量在春秋两季可达到70 μg·m-3左右, 而在夏冬两季则大约为40 μg·m-3.PM10和PM2.5的降低量在1~2 μg·m-3之间.其中, SO2的最大小时浓度在冬季两种情景下均达到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Ⅰ级标准(250 μg·m-3), 而在其余三个季节只达到Ⅱ级标准(500 μg·m-3).NOx在则在春秋两季的S1情景下未达到一级和二级标准(均为250 μg·m-3), 而在冬夏的S1情景以及全部的S2情景中全部达标.本研究的气象等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 因此可以排除气象因素对风速和地形等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可以认为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措施的实施.
春季最大小时浓度出现时, SO2的最大1 h平均浓度由307.6 μg·m-3降至305 μg·m-3, NOx浓度则从314.3 μg·m-3降至240.3 μg·m-3, PM10从217.1 μg·m-3降至215.6 μg·m-3, PM2.5则从101 μg·m-3降至99.9 μg·m-3, 其S1和S2情景下扩散情况的对比, 如图 3所示.结合表 6与图 3可以看出, 在S2情景下4种污染物不仅最大小时浓度有所降低, 而且扩散范围也有相对的减小, 其中浓度下降最大的NOx扩散范围的减小也最为明显.
基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园区热源企业的能源梯级利用措施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这些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研究区域SO2、NOx、PM10以及PM2.5 4种污染物的浓度.
5 结论(Conclusions)1) 本研究分析了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5大企业12条能量梯级利用的现状措施与优化措施, 同时分析了这些措施带来的节能效益和污染物的减排效益.结果表明这些能源梯级利用的措施带来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效果.同时CALPUFF模型的结果验证了工业园区能量梯级利用措施对改善其附近区域的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对企业、园区和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在企业层面, 各高耗能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能量梯级利用水平, 通过增加或者延伸产业链、驱动其他用能设备、引入先进的发电技术等方式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资源.同时, 热源企业与用热企业应该主动寻求联系, 实现企业间的能量梯级利用.
3) 在园区层面, 园区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决策时, 除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共生外, 能量共生也应纳入考虑范围.掌握高能耗企业的热源资源以及用热企业的热源需要, 引导供热企业与用热企业进行对接.同时由于能量利用方式存在局限性, 布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的缩短热源企业与用热企业的距离, 为实现园区企业间能量梯级利用提供便利.
4) 在城市层面, 城市与园区应加强联系, 对于园区的剩余能量资源通过供热供电等方式进行接收, 促进产城融合, 在实现城市与园区之间能量梯级利用的同时, 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ASG (The Atospheric Studies Group at TRC). 2003. CALPUFF Modeling System from Physicsweb[OL].2019-08-10. http://www.src.com
|
伯鑫. 2016. CALPUFF模型技术方法与应用[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
伯鑫, 崔书红, 李时蓓, 等. 2016. CALPUFF大气模型多线程计算系统[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会
|
伯鑫, 丁峰, 徐鹤, 等. 2009. 大气扩散CALPUFF模型技术综述[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1(3): 9-13, 47. |
曹先常, 桂其林, 张颖. 2018. 钢铁全流程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研究[J]. 冶金能源, 37(5): 3-7. |
CGIAR-CSI (CGIAR-Consortium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2004. SRTM Data Download Manager[OL].2019-08-10. http://srtm.csi.cgiar.org/srtmdata/
|
Cheng G, Zhang C. 2018.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echnologies of Coal-fired Flue Gas[J].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7(2): 481-489. |
Cho H, Smith A D, Mago P. 2014.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A review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J]. Applied Energy, 136: 168-185. |
Cui H, Yao R, Xu X, et al. 2011. A tracer experiment study to evaluate the CALPUFF real time application in a near-field complex terrain setting[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5(39): 7525-7532. |
Fang H, Xia J, Jiang Y, et al. 2015. Key issues and solutions in a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using low-grade industrial waste heat[J]. Energy, 86: 589-602. |
Guo Y, Tian J P, Zang N, et al. 2018. The role of industrial parks in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2(14): 7754-7762. |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国土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2018.《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OL].2019-08-10. http://www.ndrc.gov.cn/fzgggz/wzly/zcfg/201803/W020180305345379508096.pdf
|
国家统计局. 2018.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Huang F, Lu J, Zheng J, et al. 2015. Feasibility of heat recovery for district heating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Industrial Park[C].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newable Ener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CRERA). IEEE
|
Hackl R, Harvey S. 2015. From heat integration targets toward implementation-A TSA (total site analysis)-based design approach for heat recovery systems in industrial clusters[J]. Energy, 90: 163-172. |
江姗姗. 2018. 化工行业蒸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的节能改造[J]. 现代化工, 38(5): 191-193. |
Jin H, Gao L, Han W, et al. 2007.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based on cascade utilization of energy[J]. 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 1(1): 16-31. |
Jouhara H, Khordehgah N, Almahmoud S, et al. 2018. Waste Heat Recover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J].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6: 268-289. |
Kim H, Dong L, Choi A E, et al. 2017. Co-benefit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and urban symbiosis using waste heat from industrial park in Ulsan, Korea[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35: 225-234. |
连红奎, 李艳, 束光阳子, 顾春伟. 2011.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J]. 节能技术, 29(2): 123-128. |
Li W, Cui Z, Han F. 2015.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energy-saving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industrial park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2(1): 275-285. |
Liu F, Zhang Q, Tong D, et al. 2015. High-resolution inventory of technologies, activities, and emissions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0[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5(23): 13299-13317. |
Lu Z, Streets D G, Zhang Q, et al. 2010.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 and sulfur trends in East Asia since 2000[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0(13): 6311-6331. |
马玉明, 李定或, 陈伟亚. 2008. 生态工业园的能量集成探讨——余热利用技术[J]. 化学与生物工程, 10: 5-8. |
Macintosh D L, Stewart J H, Myatt T A, et al. 2010. Use of CALPUFF for exposure assessment in a near-field, complex terrain setting[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4(2): 262-270. |
McKenna R C, Norman J B. 2010. Spatial modelling of industrial heat loads and recovery potentials in the UK[J]. Energy Policy, 38: 5878-5891. |
Olumide Olumayegun, Wang M H. 2019. Dynamic modelling and control of supercritical CO2 power cycle using waste heat from industrial processes[J]. Fuel, 249: 89-102. |
Rood A S. 2014.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ERMOD, CALPUFF and legacy air dispersion models using the Winter Validation Tracer Study dataset[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89(2): 707-720. |
Bruckner S, Liu S, Miro L, et al. 2015. Industrial waste heat recovery technologies:An economic analysis of heat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es[J]. Applied Energy, 151: 157-167. |
Sogut Z, Oktay Z, Karakoc H, et al. 2010.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heat recovery from a rotary kiln[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30(8/9): 817-825. |
Tartakovsky D, Broday D M, Stern E. 2013. Evaluation of AERMOD and CALPUFF for predicting ambient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TSP) emissions from a quarry in complex terrai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79(8): 138-145. |
田金平, 刘巍, 臧娜, 陈吕军. 2016.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展望[J]. 生态学报, 36(22): 7323-7334. |
US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95. Air Emissions Factors and Quantification, AP-42.[OL].2019-08-10. https://www.epa.gov/air-emissions-factors-and-quantification/ap-42-compilation-air-emissions-factors
|
US EPA. 2016. Ai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fact sheet.[OL].2019-08-10. https://www3.epa.gov/ttnchie1/mkb/documents/fcondnse
|
王刚, 吴成志. 2015. 美国大气许可中PM2.5评估方法及对中国的启示[J]. 环境影响评价, 37(6): 48-51. |
Wen Z, Hu Y, Lee J C, et al. 2018. Approaches and policies for promoting industrial park recycling transformation (IPRT) in China:Practices and lesso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72: 1370-1380. |
Yu F, Han F, Cui Z. 2015.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an eco-industrial park in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87: 339-347. |
Zhang Q, Streets D G, Carmichael G R, et al. 2009. Asian emissions in 2006 for the NASA INTEX-B mission[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9(14): 5131-5153. |